第四百零五章 募捐(1)
腊月十三。
会议刚刚结束,苏天成就准备去拜访福王了。
募捐的事情安排了,就不能够拖延,外部的形式说不清楚,不知道什么时候,江宁营就可能要出征的,若是苏天成领军出征了,募捐的事宜,就不好落实了。这样的事情,他只能够亲自出面,张溥和刘宗周都难以完成任务的。
他来不想带着刘宗周去的,可可刘宗周坚持要去。
其实苏天成也没有信心,直接这样去找福王,估计难以有效果,但就是碰壁,他也要去,先礼后兵,程序必须要到位,办法不是没有,可动用手段之前,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。
进⼊福王的府邸之后,刘宗周有些担心。
在厢房等候的时候,刘宗周忍不住开口了。
“苏大人,拜访藩王,可能遭遇劾的,你就没有想过,朝廷的态度吗?”
“刘大人,这要看是什么事情,若是我们想着结

藩王,想着得到什么好处,或者说和藩王不清不楚,那是有些不好说,可我们是为了募捐的事情,是为了疏通⻩河,找到福王募捐的,这样的事情,就算是朝廷里面的大人劾,也所谓的。”
“你这样想是不错的,可谁知道朝廷会怎么看啊,若是有人抓住了这点,不计其余,也是很⿇烦的。”
“那所谓了,我是知府,总是要想办法做事情的,若是时刻小心谨慎,不敢越雷池一步,估计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。”
肥肥胖胖的福王朱常洵,在下人的搀扶之下。进⼊了厢房。
苏天成和刘宗周都站起来了,对着福王稽首,礼仪是不能够少的,毕竟福王是皇亲国戚。
“苏大人不要多礼了。”
“这位是刘宗周大人吧,王早就慕名了。只是没有机会见面啊,刘大人是大儒啊,王佩服之至,⽇后若是有机会,一定向刘大人讨教啊。”
苏天成眨了眨眼睛,朱常洵够聪明。在如此的场合下,不遗余力的抬⾼刘宗周,算得上是礼贤下士了,这要是换做了其他的环境,⾜够遭遇劾了。可朱常洵在自己的面前,毫不隐晦的说出来这样的话语。这是一种信任。
短短几句话,就表达出来两层意思,方方面面都兼顾到了。
朱常洵不简单。
这个世界上,可能是有些笨蛋的,但你若是按照历史的某些记载,去理解王爷的智商,最终吃亏的。或者说遭受愚弄的,可能就是自己了。
估计刘宗周也没有想到朱常洵会开口这样说话。
“福王殿下客气了,今⽇在下与苏大人一道,专门来拜访福王殿下的。”
“机会难得,机会难得啊,管家,迅速备下酒宴,王一定要与苏大人和刘大人痛饮一番啊,;两位大人万万不要推辞啊。”
“福王殿下如此的盛情,下官恭敬不如从命。刘大人乃是下官的长辈,学识渊博,下官是万分敬仰的,刘大人到河南府来,也是为了中兴学社的事情。今后若是有机会,还请福王殿下多多照顾啊。”
朱常洵的脸上挤出来了笑容。
苏天成有些看不透这个笑容,朱常洵实在太胖了,以至于很多的笑容和怒容,都掩盖在吼吼的脂肪下面,让你看不明⽩。
“那是那是,苏大人是河南府地方官,官府支持的事情,王一定不遗余力的。”
刘宗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,显然是想着开口,说到募捐的事情了。
看见这样的情形,苏天成连忙说话了。
“刘大人第一次到福王殿下的府邸来,下官以为,还是去参观一下,一回生二回

,免得下一次来,还是摸头不知脑啊。”
“哎呦,看王这待客之道,管家,叫⽝子陪着刘大人,在府邸四周看看,你去告诉⽝子,对刘大人要尊重,要多多请教,刘大人,王有些不方便,不能够亲自陪着,还请刘大人谅解啊。”
刘宗周看了看苏天成,有些不情愿的站起⾝来了。
他哪里之道苏天成的心思。
这不是说刘宗周不知道官场上的规矩,可刘宗周历来是正人君子的做派,对于某些微妙的事情,不可能那样的

悉,刚才朱常洵表露出来的意思,他显然没有明⽩。
苏天成是明⽩的。
朱常洵已经知道他们的来历了,而且态度也是很明确的,这次的募捐,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,这样的情况下,苏天成需要单独和朱常洵展开较量,若是朱常洵依旧固执己见,依仗自己王爷的⾝份,一⽑不拔,苏天成也不会客气了。
不管你朱常洵和皇上之间的⾎缘关系如何,我掌握锦⾐卫暗线,特别是掌握了江宁营,时时刻刻找你的⿇烦,时时刻刻监视你的一举一动,时时刻刻向皇上密奏,断掉你的生财之道,恐怕你也是吃不消的。
再说了,皇亲国戚,在封地里面,违法

纪的事情多了去了,别人不会认真,不代表他苏天成不会认真,随便找个理由,你朱常洵就过不好舒心⽇子。
刘宗周离开厢房之后,朱常洵摆手,⾝边的人也退出去了。
厢房里面,仅仅剩下朱常洵和苏天成两人了。
“苏大人治国之才能,王佩服啊,短短一年时间,洛

发生了大巨的变化,眼见着又一个洛

城就要建起来了,可惜王不能够过问政事,否则一定向皇上举荐。”
“福王殿下客气了,下官只是做了分內之事,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,这次召集河南府州县员官,专门探讨和议论,列出来诸多的事宜,必须要理办的,洛

是福王殿下的封地,下官是河南府知府,这建设洛

一事,福王殿下与下官的目标是一致的。”
朱常洵脸上再次挤出来了笑容。
“王听说,苏大人准备疏通⻩河了。”
“确有此事,而且准备开年之后,就开始动手了。”
“很好很好,这疏通⻩河,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,苏大人可以直接向朝廷奏报啊,恳请朝廷拨付银两,疏通⻩河,王还记得崇祯五年的六月,⻩河在孟津县决口,当时的那个惨状啊,那时候,也是苏大人代表朝廷,到河南来赈灾吧。”
“福王殿下说的是,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,所以说,下官考虑,一定要彻底疏通河南府境內的⻩河,让⻩河造福于民,而不是成为祸患。”
稍稍停顿了一下,苏天成不急不忙的开口。
“至于说疏通⻩河需要的银两,下官没有打主意向朝廷奏报,朝廷如今很是困难,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两,下官既然在河南府担任知府,作为地方上的⽗⺟官,理应考虑到这些事情,若是以银两不⾜,疏于管理,⽇后酿成大祸,下官难辞其咎啊。”
“苏大人一片忠心,可昭⽇月啊,不简单,真的是不简单啊。”
朱常洵甚至竖起了大拇指,表示对苏天成的赞许,可话语里面,就是不提到银子的事情。
苏天成相信,朱常洵一定是知道募捐的事宜,府衙召开会议,来就引发了轰动,不仅仅是各级官吏,就连洛

城的百姓,也特别关注了,疏通⻩河这么大的事情,不可能不传出去的,跟随而来的,也就是募捐的事情了。
朱常洵迟迟不提募捐的事情,说明他

不想拿出来银子。
这也可以理解,没有谁愿意缘故拿出来银子,何况不是小数目,藩王在政治上面,没有地位,所作为,所以在钱财方面,看的是非常紧的,用贪婪来形容,一点不为过。
看着故作沉昑的朱常洵,苏天成知道,自己必须要主动开口了。
“福王殿下,下官和刘大人到府邸来,就是为疏通⻩河一事,特意来募捐的。”
朱常洵的脸上,再次挤出来了笑容。
“苏大人,按说这疏通⻩河,是好事情,王是应该大力支持的,可王有难处啊,朝廷给予的俸禄有限,王府邸这么多人,开支庞大,⼊不敷出,实在是拿不出来银子,不过苏大人有着如此的决心,王还是咬咬牙,吗、捐出来五百两银子,苏大人,你看怎么样啊。”
苏天成的脸上,没有什么表情。
“福王殿下如此的支持,下官感

不尽啊,不过今⽇到府上拜访福王殿下,下官还有一件事情,需要仔细说说的,也需要一并得到福王殿下的支持啊。”
“苏大人有什么要求,尽管说就是了。”
“开年之后,下官准备彻底规范河南府的商贾和铺面了,凡是涉及到盐铁、矿税、粮食经营等,都要悉数规范的,未经府衙许可,擅自经营者,一律视为走私贩运,府衙会扣留货物,严惩贩运者和经营者。这件事情,下官已经安排江宁营,从现在开始,进行清理,若是在清理过程中,遭遇抵抗甚至是暴

者,视作流寇,杀赦。”
朱常洵努力想着站起来,可就是不能够站起来。
他脸上的汗滴,已经出来了,尽管是寒冬,尽管厢房里面的温度,不是很⾼。
苏天成的这一手,异于釜底菗薪,朱常洵经营的范围很广,盐铁和矿山是最为主要的,当然了,这些经营项目,从来没有想到过给朝廷贡献一钱银子,如果说河南府清理,他所谓,但江宁营出面,

质就不一样了,这样一支骁勇的军队,朱常洵还是清楚的。
m.SudUxS.CC